车前菜的味道:《芣苢》谭老师讲《诗经》之十二
2018-07-25 20:01:33
  • 0
  • 12
  • 41
  • 0


谭老师讲《诗经》之十二

车前菜的味道:《芣苢》


《国风·周南·芣苢》原文:

采采芣苢(fú yǐ)⑴,薄言采之⑵。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⑶。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⑷。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⑸。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⑹。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⑺。

白话转述:

采呀采呀车轮菜,快快来呀快快摘。

采呀采呀车轮菜,快快摘呀快快揌(sāi)

采呀采呀车前菜,快快来呀快快掰

采呀采呀车前菜,快快用手捋下来。

采呀采呀车前菜,快用衣服兜起来,

采呀采呀车前菜,绑起衣服装满怀。

解读:

        一、“芣苢”名物考

    在写这一篇文章之前,我特意请教同事陈捷老师,他自幼即多识中草药植物。经他的指引在校园的一些边角地带采摘到了这种植物。这种东西其实在野外到处都有,小时候也见得多了,只是一直并未留心它的名字,不知道它就是车前草,更没有意识到它也就是我们家乡人所常说的地胆头和田冠草。芣苢(芣苡fú yǐ),学名平车前,俗名就是车前草,又名车轮菜。诗经时代它只是叫芣苢。笔者认为,车前草和车轮菜名字的出现应该晚于春战国时代。也许是秦汉之后的事情。一般以为车轮菜之名,大概源于其叶子圆形有如车轮,但是它也有椭圆形或长形如牛舌的,可做食用。车前草的名字难道就根源于那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东汉将军马武领兵作战遇困,时值炎暑酷夏,缺粮少水,军马与将士均排尿不利,甚至出现尿血症状。有马夫见马儿嚼食一草,叶型圆如牛耳,排尿不利症状即行消失。马武将军闻报,问其草何在,马夫抬手指点曰:车前即是。这个传说出处,我没法查到。但是另有两个证据可以帮助我们推断车前草名字的出现不会早于战国到秦汉之时,同时也可解释这个名字的来由。最草出现车前草名字的典籍当为《尔雅》,查《尔雅·释草》载:“芣苡,马舄。马舄,车前。” “马舄(xì)”,即指马之所履踏也。车前草常常生于屋前屋后及道路之中,故又名“当道”。学界公认《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中国古代药书经典在《本草纲目》之前,以《神农本草经》为尊,称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结集成书的时间公认在秦汉之际,或者东汉期间,但实际内容却经后世编辑、整理、充实。经查阅此书亦记载了“车前子”,就是车前草的果实种子,不赘言。其实“车前”、“马舄”、“当道”意思是相关的,都是说,这种植物生长在田头地尾、车前屋后、牧牛走马、人履车踏之地。所以那个东汉马武将军的故事多半属于牵强附会之说,车轮菜也多半也非因其叶子形状,而是因为它常常生长在车轮碾压之处。

       二、《芣苢》诗中采摘的是菜还是药,是草还是子?

     对本诗的解读常常会导引到车前草这种植物的药用功效上来,古今概莫能外。一说此物之叶子和果实能清热祛湿利尿,二是说此物之种子有宜子——利于妇女怀孕的功效。这些本文不打算一一繁琐列举了。单论其说不合理之处。其一,本诗出现的年代当在春秋,也许是周初,甚至更早点。那个年代华夏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级的层次,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原始阶段。《神农本草经》已经公认产生于秦汉时代。这本经典传说是神农所著,只能是传说而已,就连神农都是传说,何况呢?况且神农尝百草最初并非如今天一些人以为的是尝试百草的药用价值,他要尝试寻找的是适合于人类食用的野生植物,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行种植生产的实践。在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时代,人们更多地依赖采摘天然植物来填饱肚子,解决吃的问题。认识植物药性并研究药学治疗,恐怕还是无暇顾及的事情。所以芣苢(车前草)就是野菜,唱着歌采摘野菜的妇女们采到的芣苢就是作为食用的。不要想象她们是在采药甚至是采摘帮助自己怀孕的车前子。

  在诗经里采摘食用野菜的诗篇频繁出现,比如《采蘩》、《采蘋》、《芣苢》、《采芑》、《采菽》、《卷耳》,采的都是食用野菜和豆类,《采苓》主要也是写采野菜,苓有人说是药,存疑,因为同诗中后两章出现的“采苦”、“采葑”都指的是采野菜。《采绿》写的是采摘用作染料的植物。唯独书写耕作稼穑的不多见。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农业生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华夏民族是个农业民族,古代社会常常要靠采摘野菜天然植物补充农业生产之不足,慢慢地人们也对这些能够食用的植物药性有所认识并加以利用。所以中国人说“药食同源”,其实是先食后药,食物是药物之源。

    既然论证了采的是野菜不是草药,那么她们采的自然是草不是子。因为只有车前草嫩叶才适合食用,而长了果实的就老了。有人以为,既然用到“捋”这个动词,说他们是采摘车前子也顺理成章。车前草贴地生长,根须深入泥土中且坚韧,所以采摘车前草也可以有捋的动作,相当于拔扯(掰扯)的动作。如果真的要用车前子恐怕也是先摘草回家后再捋果实会比较合理高效点。况且,捋下细小的车前草籽放在衣服兜着就实在是自找麻烦的事情。



       三、芣苢是“车前草”还是“薏苡”?

    车前草和薏苡两种植物在秦汉之后多有混淆的说法,芣苢究竟是车前草还是薏苡,也众说纷纭,导致两种植物在一些典籍上纠缠不清。最重要的是两种植物都似乎被认为有助于妇女受孕的功效。理解此诗是采车前子的人,多半受了车前子药性功效能助妇人受孕说法的影响。而这种说法,最早的也许是春秋战国或者秦汉之际的民间传说,文字记载则相继见于战国时代的《逸周书》和汉朝毛亨的《毛诗序》。

       《逸周书》是诞生在战国时代的古籍,其卷七“王会解”,记载了周成王于成周与诸侯会盟的盛况,并不厌其烦地叙说各方国所进贡奉献的东西。其中有载“康民以桴苡。桴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这里的桴苡和芣苢(芣苡)读音相同字形相近,但是笔者倾向于认为这里记载的是薏苡。第一,其实如李,这个只有薏苡果实薏仁才会有这样的颗粒硕大饱满形如李子的形态。第二,如果是芣苢,则生长范围广阔,周王所在之黄河流域中上游北方区域也多有芣苢的分布。正如周初诗经中的《周南.芣苢》诗,说明周人不缺这东西。这就当然用不着各方来朝的人进贡。而薏苡的栽培种植在中国有近七千年历史,最早是在南方。根据《薏苡的本草考证及其栽培历史》(作者乐巍 、 吴德康、 汪琼) 一文的论证,“薏苡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过大量薏苡种子,说明薏苡在我国至少有6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有人猜测薏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 薏苡是喜温的禾本科作物,……一般认为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史书记载,东汉初建武17年,即公元41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士兵患“瘴气”病,食用当地的薏米而愈。在我国广西也曾发现大面积的原始水生薏苡和野生薏苡,因此,中国南方可能是薏苡的起源中心和早期主要产地” (同上文)该文还推断薏苡应该在南北朝时期才由西南传播到华北地区。也许进贡给周成王的就是来自最早栽培薏苡的越人(或者是西南夷)。薏苡之所以被作为珍奇礼物进贡于周王,最重要的原因除了北方并不出产,恐怕就在于其所谓“食之宜子”。这样神奇的功效大概是民间有所传说,而最早记载这样的传说的古籍一个是王充的《论衡》一个是赵晔的《吴越春秋》其说法大致相同,大禹之父亲鲧娶的女人是有莘氏之女名嬉,久不得孕,后吞薏苡有感而孕生禹。而汉文化,与南方文化一脉相承。此传说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亦有载:“禹,姒姓也。其先出颛顼。颛顼生鲧,尧封为崇伯,纳有莘氏女曰志。是为修已,见流星贯昴,又吞神珠,意感而生禹于石纽。名文命,字高密,长于西羌,西夷人也。”羌(蜀地)在西及西南方,越(浙江等地)在东南,再加上西南夷(广西云南)等地应该是属于古代中国比较早种植食用薏苡的地方。

    《神农本草经》本文对车前草的描述并无什么神奇的宜子功效:“车前子: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

尔雅·释草》载:“芣苡,马舄。马舄,车前。”这个说的就是芣苡,跟薏苡还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很快芣苡也被附会成也有“食之宜子”之功效。其中《毛传》是始作俑者:“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宜怀任焉。”

《说文》又延续《逸周书》的糊涂账:“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周书》所说。”这段话也被后世整理编辑《神农本草经》的人添加在“车前子”解释本文后的“案”说中。

        而关于“薏苡”后人在整理编辑《神农本草经》时也附会上了鲧妻吞薏苡生禹的传说:“案:《说文》云:薏,薏苢,一曰英,赣,一曰薏苢;《广雅》云:赣,起实,目也,吴越春秋,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后汉书马援传,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薏,俗作薏,非。”这里的“案”文已经不是《神农本草经》最原始的文字,是后人编辑解释的说法,而且其中说到《说文》对“薏”的解释在《说文》中无法查到。

    《神农本草经》对车前子和薏苡是区分得比较清楚的,所谓宜妇人生子之说均为后人所附会。

    另:近代学者闻一多曾经考证“薏苡”即“芣苢”,可是后来又认为“芣苢”就是车前草(见《闻一多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芣苢”诗的音乐美

    初读此诗,第一印象就是单调乏味。看上去三章诗句每一章对应的诗句都是结构和节奏相同,意思相近的。仅仅是更换变化了其中的动词而已。采——有——掇——捋——袺——襭,由泛言采摘拥有:采——有,到具体描述采摘的方法:掇——捋,再到采摘后的盛载的方式,这显然有一个递进。不过我们现代读者对这样的意思相连相近的动词的变化实在很难有强烈感觉和体验。只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诗歌的标准来要求将近三千年前的诗歌。第一,那时候的汉语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水平自然无法和今天相提并论。第二,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诗歌是和音乐歌唱联系更密切的艺术,而不是今天这种完全脱离音乐演唱的纯粹诗歌。音乐和诗歌、舞蹈、绘画同样是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期最早出现的艺术种类。音乐和歌唱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的运用是稍众即逝的,同时要配合舞蹈,所以重复是这种艺术的重要手段,没有重复就没有音乐艺术。通过重复才能配合舞蹈的节奏,重复才能获得深刻印象,才能渲染热烈欢快的气氛,才能激发高涨的情绪。所以我们读这首《芣苢》要朗读,唱读,要想象着它的欢快的节奏去读。如果把它谱上相应的曲调,形成节奏来唱诵,那就更其合理,更能品诵出它的味道。虽然“毛诗序”对诗经的解释有两个毛病,一是泛政治道德化的毛病,比如动不动说什么“后妃之德”之类的。其次,认为《芣苢》一诗写的是妇女采摘车前子助孕,他大概也是始作俑者。比如说什么“《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芣苢“宜怀任(妊)”但是他对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的特点和关系的论断,倒是很适合拿来欣赏理解《芣苢》一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词语解释:

⑴采采——连续不断的采摘。

⑵薄言——薄,急迫,快速;言,语助词,相当于焉。

⑶有之——有,拥有,收获。

⑷掇之——拾取,摘取。

⑸捋之——手握条状物滑动,通常以之捋取植物叶子或种子颗粒。但在此诗中可能只是形容拔取车前草的动作。

⑹袺之——提起衣襟兜着物件。

⑺襭之——束起衣服兜装物品,说明采摘的东西更多,仅仅提衣兜装已经不方便。

语言文化传承关键词:芣苢

芣苢,别名:车前草、车轮菜、马舄、当道、陵舄、牛舌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野甜菜、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

在我的家乡广东阳江阳春,通常把这种草称为地胆头和田冠草,地胆头是从生长形态来取名的,田灌草相信是“钱串草”的谐音转化。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

《逸周书》

《闻一多全集》(闻一多)

《帝王世纪说》(皇甫谧)

《尔雅.释草》

《吴越春秋》(范晔)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