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你的感觉如晨早的饥渴——乱世离歌《汝坟》
2018-07-03 10:35:47
  • 0
  • 2
  • 12
  • 0

谭老师讲诗经之十一

思念你的感觉如晨早的饥渴——乱世离歌《汝坟》



《国风·周南·汝坟》原文

思念的感觉如晨早的饥渴—乱世离歌《汝坟》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遵彼汝坟⑴,伐其条枚⑵;未见君子⑶,惄(nì)如调(zhōu)饥⑷。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yì)⑸;既见君子,不我遐(xiá)弃⑹。

“鲂(fánɡ)鱼赬(chēng)尾⑺,王室如燬⑻;”“虽则如燬,父母孔迩(ér而)⑼!”

白话转述:

沿着汝水河岸山路迢遥,

砍伐那槄树的枝条。

不管走多远也不能和你谋面,

思念你的感觉呀就像早起饥渴难熬。

循着汝水河岸山路蜿蜒,

砍伐下的槄树枝条缠绵。

暌违已久终于再又见面,

夫君呀从今以后离我不再遥远!

锅中的鲂鱼尾巴通红,

恍然想起那京城已毁于祝融。

虽则周王的宫室已然焚毁,

庆幸呀你却回到了父母和我怀中。

       解读:

       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周南》,所叙述的内容发生在周统治的核心区域周南。全诗分三章三个层次。一二章互相形成对比,一章写“未见君子”,二章则“既见君子”。未见君子,女主人公内心忧愁思念,难过的感受犹如一大早肚子的饥饿空虚。见到了君子自然是欢欣鼓舞,因为自己的夫君不再远离而去。第三章内部又有一个对比,“主权”状况和“人权”状况的对比。一个是王室如毁,山河破碎,周的统治遭受沉重打击,王权受到强力挑战,连当时的周的都城镐京都被焚毁。可见这是多么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却很吊诡,贵族统治者的“天下”破碎,王权受损,而远离首都王城的家庭却因此得益,因为原先为周王室服役的丈夫得以趁机回到家中,离父母更近了,不再离妻儿远行了。

       这诗的背景是西周末年,一般的说法是当时的周幽王无道,西北外敌犬戎入侵的时候,人民(国人)居然反戈一击,周之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京遭到破坏焚烧。周被迫迁都洛邑。诗中的主人公在动荡中顾不了那么多,沿着汝水逃回了家中。周王室遭难,小人物却因此合家团聚,一则以忧一则以喜,这就颇有意味。笔者写作本诗分析时突发奇想,联想起所谓普世价值中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命题。当然“主权”一说只是一种并非很恰当的类比。古代社会当然也根本没有现代意义的“主权”。当时的社会结构就是“天下——诸侯国——家”。周王室对“天下”的宗主权,只能说勉强类似于今天大一统的国的权力。王室的失败,仅仅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镐京及周边的范围,显然对于远离镐京的其他地方的人民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是大范围的天下大乱,那么多数普通人民很难逃离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现代社会,地球人类仍然划分为不同的主权国家,强大专制的国家主权无疑能够在内部压迫和侵害人民的权利,而另一方面那些衰弱的国家主权则又无力维护自己国民的基本人权,两种状况同样存在。足见“主权—人权”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轻率简单地从孤立的理论上说人权高于主权,或者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显然有其缺陷,并不合理。

       从历史的逻辑看,所谓周幽王如何荒淫无道,当然有其可能性。但是,周幽王之后,周并未就此灭亡,只是出现了一个周王室贵族一统天下的权威被严重削弱的局面,然而后来冒出并崛起的势力,那些诸侯国的权贵统治者,很多也还是与周王宗室有宗族血缘关系的贵族阶级,而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说明这次“革命”并没有立即革掉所有周贵族的“命”,只是部分削弱了周王室的“命”,而更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周宗室贵族则与周王分享了“天命”。相反,以周人带动的中原文化的成熟扩散,以及这种文化对四夷的扩张、压迫、同化和融合,事实上大大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凝聚。

       周幽王之事,表面看是内忧外患之祸乱。内忧是周幽王宠幸褒姒,申后被废,申侯不满;外患是周之都城丰镐二京均位于西北犬戎的压迫之下。周幽王之镐京被破,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的两点:一是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代表诸侯势力开始冒起。收拾残局的其实也是另一个诸侯晋文侯、秦国君,由此可见诸侯力量的崛起。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生产力的提高导致诸侯阶层的坐大。二是中原华夏民族与西北游牧民族互相斗争融合。当然,长江流域的南方楚文明与黄河下游的东夷文明同样获得了黄河中上游核心华夏文明的养分加持,也同时在一步一步成熟发展和崛起之中。这便为华夏民族与国家共同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上述解读属于宏大的家国叙事,毕竟显得空泛和苍白。这种宏大的叙事其实是隐藏在生命家庭伦理叙事之中的。这是这类诗歌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固然经由生命个体叙事的角度,所进行的解读和想象更具感动人心的力量,但是这种感人的力量亦有赖于家国宏大叙事的对比下才能形成和溢出。比如唐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国家军事行动这样宏大叙事的冰冷、无情和残酷,与弱小个体的春闺思念之情的对比,益发显出后者的温暖、绝望、凄美。小的作品如此,大的作品更可作如是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培尔金特》配曲创作出不朽的名作《培尔金特》组曲,其中的《索尔维格之歌》最为经典,索尔维格对浪子培尔金特的痴心等待,如果没有培尔金特环球浪荡冒险那样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做衬托,肯定也不会有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红楼梦》的宝黛爱情的悲剧当然是个体的命运叙事,但是唯有放在社会旧有权力结构和关系的分崩离析、败坏毁灭这样的大背景上,才具有穿透历史的力量。

       这首诗的主题其实就是“等待”, 古今中外这样的等待的诗意数不胜数。也许是忠贞的情人等待一个浪子的归来,也许是旷妇等待征夫的回家,也许是痴心女子等待心上人的回心转意。而“汝坟”中的等待,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等待,是一个妻子对一个丈夫的等待,更是一个家中父母对儿子的等待。等待的最后还要归结到家庭伦理的圆满上,这是中国文化伦理的特色。然而这样的圆满,却是在“王室如毁”的宏大背景下两相对照之下的圆满,这正是其动人和引人深思之处。

       关于“惄(nì)如调饥”,向来有一些特别的解读,比如说这实际上暗示的是一种女主人公的性饥饿状态,由于丈夫的长期外出不归,长久的思念身心俱疲,其中心理和生理上的渴望焦灼交集,形成的那种极度渴盼的感觉就是所谓的“惄(nì)如调饥”。合理否,读者诸君自行想象判断。

       词语解释:

       ⑴汝坟——汝,汝水,《水经注》“汝水出河南汝州梁县勉乡西天息山”,今之河南北汝河。坟,读作[fén] 假借为濆也,水边。

       ⑵条枚——条,借为槄,树名;枚,树枝也。

       ⑶君子——指诗中女子的丈夫,通常是广义的贵族阶层,女子对自己丈夫的称呼。

       ⑷惄如调饥——惄(nì),心中难过的感觉;调,读作zhōu,通朝。

       ⑸条肄(yì)——肄,指比枚更细的树枝。也有说是残枝的。

       ⑹不我遐(xiá)弃——“我”作宾语,宾语前置句,即“不遐弃我”,“遐”,远也。“遐弃”好比说“远离”。

       ⑺“鲂(fánɡ)鱼赬(chēng)尾——赬,鲂鱼的尾巴是浅红色的。

       ⑻燬——焚毁,烧毁,如燬,犹如遭火焚烧破坏的惨状。

       ⑼孔迩(ér而)——孔,甚也;迩,近也,指男子因京城的动乱而逃回家中与父母团聚。

       文化传承关键词:

       “未见君子,惄(nì)如调饥”。

       这是很古老和朴素的一种修辞,对人的思念形容成入早起饥饿的感觉,通俗形象,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一种表达。

       欢迎关注朗废明见公众号,和谭老师一起读诗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